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
 

紫阳公式与克强经济(Ziyang formula and keqiang economic)

当前中国经济处于转型的伟大时期, 30多年前,赵紫阳就预见到中国经济必须走上高效益, 低产出的路子. 并创造性提出了一个鲜为人知的经济公式, 再次重温这段历史, 让人心潮澎湃, 激动不已。

 

198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,赵紫阳指出1980年与已经完成了经济恢复的1952年相比,工业固定资产增长26倍,工农业生产总产值增长8.1倍, 国民收入增长4.2倍,, 全国人民的平均消费水平之提高1倍。 可见, 固定资产增长了很多, 而工农业总产值却没有相应增长, 国民收入没有相应增长, 人民消费水平增长就更加少了。 这说明我国经济建设的效益很不理想, 人民生活的改善与人民付出的劳动不相适应。 因此赵紫阳认为我国经济的症结是经济效益的问题, 而不是表面的产值增长速度。

1982年在天津召开的全国工业交通会议上, 赵紫阳进一步指出, 在工业生产上长期不注重效益, 盲目追求产值和增长速度, 办了许多蠢事, 常常是“工业报喜, 商业报忧, 仓库积压, 财政虚收入”, 最后靠银行发票子来补窟窿, 致使国家和人民受实害。 经济效益问题,赵紫阳提出了一个观点, 也可以说是一个公式, 即:要以最少的劳动消耗和物资消耗, 生产出更多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。 前半句讲尽可能地节约,劳动和物资消耗尽量减少; 后半句讲要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, 关键是产品必须符合社会需要。 否则生产的越多, 浪费就越大。工厂追求产值, 生产出大量无人买的东西, 压在仓库, 最后是报废,这样的事太多。

这就是很少有人知道的紫阳公式(Ziyang formula)的来源。它的基本思路和现在克强经济中的调结构的理念是一致的。 如何才能提高经济效益,如何才能是工厂生产出社会需要的,适销对路的商品? 这涉及到许多方面, 但从根本上来讲, 涉及到经济结构和经济体制的问题。

 
话题:



0

推荐

蒋强

蒋强

12篇文章 9年前更新

现任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政府与管理学院博士后研究员 2011年获得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政府与管理学院博士学位。曾经获得首届教育部与科技部春晖杯二等奖,2009年国家优秀留学生奖。 曾担任澳大利亚联邦科工组织建模员,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水资源经济与管理研究项目成员,广西第九届青联委员,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访问学者等职。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经济与宏观经济。 联系邮件: jiang.qiang@outlook.com

文章